在35岁的迷茫期,如何避免决策陷阱?

万保人力资源   2022-01-04   浏览量:677

分享到:

作者 | 良大大

来源 | 良大

(ID:liang_da_shi)

个人微信号:liangshu0009(不闲聊)

Hi~,我是良大。

你有没有察觉,人一到35岁时,很容易迷茫,这和年轻人的迷茫不太一样。

年轻人的迷茫是单纯的,而中年人的迷茫还掺杂着纠结,因为无论哪个中年人,都已经在某个领域泡了很长时间。

突然到这个时点,看看身边年长十几岁的同事,你意识到,这可能就是你职业生涯的天花板了。

想开辟一条新路,但是这个年纪很尴尬,如果失败了,很可能是毁灭性的,而你又不想放弃前十几年的职业积累,总之各种纠结啊。

作为过来人,给中年人提供几点建议,避免你掉入决策的陷阱中。


1、洞察念头

讲句实话,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并没有那么多需要决策的事情,很多时候都是“一念兴起”,可能是那么一两件小事儿,引发你不断的负面联想。

这个时候的决策往往是有问题的。

前段时间,一位朋友找到我,说想转行做自由职业者,来找我咨询。

我对她的情况比较了解,在某大型公司做中层管理,各方面都挺强,待遇啥的也不错。

她说自己很快到40岁,感觉在体系里,挺没意思的,所以想出来闯一闯。

但在谈话中,她不断的透漏的信息是,“最近工作不太顺心”,“被领导怼了”、“和同事吵架了”、“想离开这个环境” ......

所以,我判断她做自由职业者的想法,就是被这些小事儿刺激而引发的念头。

很多时候,你在一个体系内呆久了,就会产生一些厌倦感,夫妻之间都会有审美疲劳,更别说天天接触的同事和领导了。

很多人做决策就是为了摆脱这种“厌倦感”,但这是摆脱不掉的,就算你换个环境,一开始会感到新鲜,但没多久,依然有很多让人烦心的事儿。

而且,决策不当,会让你损失更多,我就遇到过很多这样的人,在原来的公司感觉不顺心,就瞎跳槽,结果到了新公司,没多久也发生了很多不愉快的事儿,而且,一年算下来,收入还不如以前多......

我说这些,就是想告诉你,人生其实并不需要太多决策,很多时候就是负面情绪引发的念头,让你想逃离,想解脱。

在这种心态下做出的决策,并不能真正帮你解决问题,搞不好还会把你拖入一个两难的境地。


2、希恩法则

那么,怎么样决策才靠谱呢?

我的建议是,你需要找一个平静的时段,将自己变成一个旁观者,再判断分析。

关于这方面,专门研究决策学的希恩兄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法,叫做“10/10/10法则”。

这个方法很简单,你只需要从三个时间维度去考虑你的决策:

一、10分钟之后,你会对这个决定有啥感想?

二、10个月之后,你会有啥感想?

三、10年之后,你会有啥感想?

我试过个方法,从500强离职不久,就收到一个猎头的offer,是一家同业公司很高的职务。

我用「10/10/10法则」分析了一下,如果我决定去,10分钟后我应该很开心,因为收入是原来的两倍,title也很耀眼;

但10个月之后,也许就没这么开心了,因为我对这个行业很了解,我估计又会像一个陀螺,机械的旋转;

10年之后,我应该会为这次抉择后悔,因为我知道那明明不是我想要的生活,而这时可能已经比较晚了。

因此,最终我拒绝了这次机会。

这种方法的精髓在于,让自己像个旁观者一样,摆脱情绪的骚扰,实现理智决策。


3、灰度测试

你看那些互联网公司,但凡想推出一个新产品,一定不会全网大面积推广,而是会选择一小群人,先做测试, 看看反馈的结果,再决定下一步怎么办。

其实我们个人在选择上也是如此,如果你是职场人,想创业,一定不要想着一上来就裸辞,这样的风险很高。

我就认识不少职场人,有了一个好的创业想法,便义无反顾的裸辞ALL IN。

前两天我就结识了一位朋友,以前是某互联网公司的,有一个很好的创意,便去做了一个网站,搞了2年,投资也没融到,这个网站的用户也才几千人,根本不能变现。

2年间没有什么收入,搞到现在很尴尬。

很多人告诉你创业要ALL IN, 但是如果你在体制内,我劝你先不要ALL IN,最好是能先去做类似“灰度测试”的动作,利用业余时间去测试一下你的项目是否靠谱。

哈佛商业周刊的统计,在硅谷,69%成功创业者,初期都是兼职创业的,先做一个MVP(最小产品),看看市场的反馈,然后再不断改良和优化。

等到时机成熟时,再出来独立门户。

就像很多人想做自由职业者,先不要想着直接脱离体系,而是业余时间搞个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啥的,把你擅长的内容发出来,看看市场的反响,再决定下一步怎么做。

总之吧,义无反顾的精神让人钦佩,但作为明智一点的人,要懂得“最小试错成本”和“逐步迭代”的意义。


4、寻找灯塔

"寻找灯塔"指进入不熟悉的领域前,要找到引路人,以此建立合理的收益 预估。

上段我们提到了ALL IN的风险,其背后的心理是,人都会系统性高估自己的能力,因此产生不现实的乐观预估。

诺贝尔奖得主,卡尼曼,讲过一个故事。

他和一组学者,一同编写一份复杂的材料。开始前,编写小组预估此份材料完成周期为2年,所有的小组成员都认为这个时间太长,应该1年半即可完成。

为了更准确的预估,卡尼曼找到编写过此类材料的人,并了解到,多数编写小组都花了7~10年的时间。

于是,卡尼曼对小组成员说,我们不可能在1年半完成,因为这项工作的「基础比率」是7~10年,所以我们很大的概率也是这个范围。

小组成员对此都不屑一顾,认为卡尼曼老人家太过悲观。

结果呢?

他们最终花了8年才完成材料汇编,真的就在「基础比率」之内。

这说明什么?说明多数人的一个心理,总认为失败的、无能的、低效的是别人的标签,自己一定是卓尔不凡的,出类拔萃的。

在这种心理作用下,你会过高预估自己进入某个行业的收益,而忘记自己是大数法则中的一个因子,并不会比别人强多少。

正确的作法是,像卡尼曼那样,找到有过类似经历的人,了解一下「基础比率」,这样你预估自己成就空间时会更准确。

我在进入咨询行业前,就找到两个引路人,他们在咨询界做得风生水起,从两人的收益来看,这是一个值得进入的行业,与此同时,两人对我都很支持,理由是:我俩都不错,你也差不了。

但是我觉得,他们俩可能属于「明星因子」,并不能代表大众水平,所以还是请他们了解一下行业的平均收入。

后来两人了解的情况一致,虽然平均水平比他俩少了一大截,但是却是我可以接受的范围,这也为我增添了一个理智决策的砝码。

其实「寻找灯塔」的用处不仅仅在于确定「基础比率」,更能在引路人的指引下让你少走弯路。

罗振宇曾说:了解一个行业的最好的办法,是去认识这个行业的知情人,这就是一个信息线头,由此可以推演全局。

所以,有时间,有精力时,多认识各个领域的人,没啥坏处,因为这些人脉说不定在某个时候就会成为你的灯塔。


5、事前验尸

组织管理学家克莱恩曾提出一个“事前验尸”的概念,主要应用于组织管理。

他发现,很多企业的失败,主要是由于当家人定了策略之后,没人敢于反对,进而让群体陷入一种盲目乐观,无视这种策略的风险。

最后导致悲剧发生。

于是,克莱恩建议,在重大决策讨论时,采取“事前验尸”的方法。

假设这个策略失败了,大家花10分钟写下两件事:

一、为什么失败?

二、我们如何应对这种失败?

这其实就是一种从结果反向推导的方法,不仅适合组织决策,也适用个人决策。

无论是,创业、跳槽、择偶......

在决策前,你都可以让自己穿越一下时空,假设你日后失败了,拿这两个问题拷问一下自己,得到的答案可以优化你的决策。

对于“事前验尸”,我还想增加第三个问题:

三、如果你现在的成功,只是暂时性的,你会怎么办?

老家有位朋友会制作花样馒头,小动物、卡通人物、鲜花......惟妙惟肖,而且味道很好。

那大神把花样馒头销售给身边的朋友,口碑很好,因此想进一步扩大。

前段时间他找我,想让我帮他做推广。

这个问题很简单,失败的代价也很小,无非就是推广后,没有销量,推广费打了水漂。

关于这一点,他想的很开,无非就损失一点点钱,他能承担。

我却告诉他,不应该担心失败,而要担心成功。

他问我什么意思?

我说,你现在都是手工制作,一旦推广成功,销量巨增,以你现在的产量,能达到吗?

他说,这个问题他早想过了,可以买机器和模具,再雇几个人。

我又问:如果推广成功只是一阵子呢?过一段时间,定单量下降了,怎么办?机器和模具,是闲置还是卖掉?工人是继续养着还是解雇?

他说还没想过......

我并没有义务帮别人做决策,只是用“事前验尸”法则,给他提个醒。

创业者必须要系统化地思考问题,不仅要考虑成功,还要考虑失败,更要考虑成功和失败的关联。

有了这层思考,决策就会更靠谱一点。

比如真的确定以线上推广为主,那就要找到靠谱的推广渠道,预估销量,再去匹配硬件投入......

如果只是尝试,那就考虑机器和模具能不能租用,雇员能不能先找几个兼职做着......

总之,决策要是系统的,而不是一个个孤零零的元素,你要放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轴上去看。


6、结尾

今天这几条决策方法,主要针对的是中年 人,所以你会觉得比较保守。

这也是我一直主张的观念,决策风格要和年纪关联。

年轻人决策时,可以大胆一点,因为他们拥有的优势就是「试错权」,因为人家时间还很多,犯错成本也比较低。

中年人这种优势就不存在了,你不可能再去全攻全守,要学会防守反击,这种打法虽然不怎么好看,但风险最小,性价比最高。

所以,中年人的决策要点不是“试错”,而是“避错”。

毕竟,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真的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啊,所以在人生的后半场,不被淘汰出局才是最重要的事儿。


您还可能喜欢的新闻



在线报名

求职登记

移动端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