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仝春建 近日,在一场主题为“投资收益对保险行业健康发展的影响” 专题研讨会上,有关专家指出,目前我国保险业资产配置已经初步形成多样化的格局,未来还有提升空间,应通过科学构建投资组合的方式,形成资产与负债的良性互动。
此次研讨会是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和中国精算师协会共同主办的保险行业系列研讨活动的第一场。保监会副主席、中国精算师协会会长魏迎宁表示,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保险业处在发展的新起点上,如何处理好加快发展与防范风险的关系,如何处理好监管与发展、监管与市场的关系,需要全行业共同关注。中国精算师协会与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开展系列研讨活动,目的是为行业提供一个思想交流平台,深度交流探讨行业发展的规律与路径选择等重要问题,起到集思广益的作用。
魏迎宁表示,今年以来,资本市场波动较大,通胀率有所上升,利率有所增长,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也多次调整。资本市场的变化对保险业必然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因为保险业的经营利润来源于承保和投资。投资对利润的影响非常大,而实际上对保险业而言还有负债问题,负债如何和资产匹配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据了解,2010年,在国内,三大上市保险公司投资收益占利润的比例,最高为195.9%,最低为131.4%。国寿资产董事长缪建民认为,投资对保险公司经营业绩的重要性,揭示了当代保险业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性。传统的保险资产负债管理注重资产负债期限匹配、收益率匹配、流动性匹配,但在具体资产负债管理过程中,机械的、被动的、绝对的匹配是做不到的。因此,应当以资产驱动负债,建立互动的产品开发、销售和投资模式,资产方将资本市场的情况及时反馈到负债方,把不同资产类别的风险收益特征反馈到负债产品的设计、销售全过程,从源头上防范资产负债错配的风险。
“资产负债管理的关键是资产方提升资产配置能力,负债方有效控制负债成本。”缪建民认为,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的金融体系是当前影响保险业投资的主要难题。与成熟市场相比,我国债券与股票占GDP的比重偏低,导致保险资金可以选择的投资品种较少。
2007年,央行在其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中提出,各银行金融机构要加强与保险机构合作,探索将保险引入助学贷款业务的新途径,有效转移和防范助学贷款风险,这是央行首次明确提出引入商业保险机制推动国家助学贷款的实施。
华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安保险)从2006年开始开办国家助学贷款信用保险(以下简称学贷险)业务,学贷险的保障范围有三个方面:一是借款学生身故,包括被法院宣告死亡;二是借款学生全部或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三是借款学生连续12个月未完全履行还款义务。发生上述情况视为保险事故发生,保险公司依约履行保险责任。从2007年起,也有其他保险公司以试点形式开展学贷险业务,但仅是“蜻蜓点水”,目前基本由华安保险独家经营。
华安保险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学贷险的保险费是按照贷款本金来计算的。具体费率标准根据不同省份的业务质量、高校类别、银行管理水平等,结合风险补偿金的比例,综合确定计算的。利息按银行确定的利率计算,只计算单利。
就读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医学专业的大二学生曲艳鹏告诉记者,他的学费是每年3000元,住宿费是每年1200元。借助华安保险的学贷险,他向银行总共申请贷款16800元。利率按照毕业后当年的单利开始计算,贷款须在大学毕业后6年内还清,前两年还利息,后4年还本金。如果条件允许,他也可以选择一次性还清银行贷款。
有了保险保证,像曲艳鹏这样获得银行贷款的大学生还有很多。学贷险目前已经在全国包括黑龙江、云南、湖北、安徽、重庆等10多个省市展开,与全国400多所高校以及中国农业银行、哈尔滨银行建立起合作关系。截至今年4月,该险种已帮助超过30万学子圆了大学梦。
上述华安保险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从国家层面来讲,学贷险是为国分忧;从民族发展层面来讲,学贷险是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重要举措之一;从金融扶持产业发展来讲,将有效扶持教育产业的发展;从保险行业来讲,学贷险是保险业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体现,扩大了行业的社会影响力。
过程管理控制风险
2007年8月,华安保险云南分公司向云南省农行拓东支行支付了24笔学贷险赔款,共计21405.94元,这是华安保险的首例学贷险赔付款,也是国内首例因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由商业保险公司“买单”的赔付款。
事实上,围绕着商业银行对大学生信用体系的失望和质疑,曾不止一次引起过社会激烈的辩论。造成大学生违约的因素很多,一方面,源于国人对信用的漠视;另一方面,也与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有关。
由于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操作成本高、风险高的贷款产品,学贷险作为国家助学贷款的衍生产品,同样也具有这些特点。高违约率不仅困扰着银行,同样对保险公司赔付产生了很大压力。
上述华安保险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作为“管理型”产品,风险控制的好坏主要看管理。鉴于保险行业经营车贷险的教训,华安在开办学贷险初期时,就提出了“把风险控制在前面”的理念。通过前置化的风控手段,全程进行风险管理,避免亡羊补牢,仅在逾期发生后追偿追欠。
记者在华安保险内刊《华安保险》2011年4月期读到一篇题为《坚持华安的理想和信念——再谈华安的未来和学贷险》的文章,文章的主笔是华安保险董事长李光荣。李光荣这样写道:“‘学贷险’这个险种自2006年问世以来,可谓是命运多舛,我们放弃了合作发展,遭遇了内外质疑,承担了数千万元的先期压力,也无怪乎很多人在这一险种的拓展中产生了动摇……”
李光荣坦言,由于自己读书时家庭贫困,所以对学贷险业务始终是带了很深的感情去看、去做的,他甚至将这项保险业务定位为是华安保险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