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广汽”谋局 管理层人事调整

万保人力资源   2013-11-22   浏览量:1076

分享到:

大广汽谋局 管理高层新调整

在广州车展揭幕一个月前,广汽集团传来一则捷报。今年前10月,公司汽车累计产量同比增长29.61%78.53万辆,累计销量同比增长29.52%75.37万辆。在这其中,广汽乘用车、广汽本田、广汽丰田以及广汽菲亚特市场业绩都有大幅明显增长。

很难想象,广汽集团这份高达九成增长的成绩单背后,是几个月前才刚刚重新调整和组建的高层管理团队所为。而这份成绩单也印证了,高层变阵通常带来的磨合期副作用并未出现在广汽集团身上,反而,广汽集团潜心规划的高层管理布局,恰恰为广汽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高层震荡

毫无疑问,今年63日的广汽集团第三届董事会第20次会议,定已成为广汽集团发展史上的一块具有重大意义的里程碑——这次董事会上拍板确定了广汽集团自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高层人事巨变。

根据广汽集团发布的公告,董事会同意免去袁仲荣常务副总经理职务,同时免去 黄向东、吴松、刘伟、区永坚及陈茂善副总经理职务,另外同时聘任冯兴亚任本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付守杰、张青松任副总经理。此轮调整之后,广汽集团的高管架 构为:董事长张房有、总经理曾庆洪、常务副总经理冯兴亚、董事会秘书卢飒,副总经理:付守杰、张青松、李少、蒋平、姚一鸣,财务负责人王丹。

而根据广汽集团其后公布的旗下各业务单元高管人事变动名单,更是具体梳理了包含郁俊升任广汽本田执行副总经理、李晖升任广汽丰田执行副总经理、王秋景调任广汽菲亚特执行副总经理、刘伟调任广汽三菱执行副总经理等在内的15名高管的新任命。此轮高管盘整中,几乎牵涉到广汽集团旗下所有合资业务板块,至少15名高管职位产生变动。

值得注意的是,在集团及旗下合资企业高管变阵的同时,广汽集团还新成立了以曾庆洪为首,包含袁仲荣、付守杰、卢飒、冯兴亚等18位集团高管在内的执行委员会,并在执行委员会下分设采购与物流专业委员会、制造与质量专业委员会、营销与服务专业委员会、金融与资本专业委员会等专业委员会。同时,广汽集团总部增设了研究部、国际业务部、技术与信息化部、资产管理部和培训中心(分支机构)。

对于此次人事调整的原因,广汽集团回应表示,为适应外部竞争环境的变化以及广汽自身产业升级、业务扩张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大广汽出发

经历如此大规模的人事变阵后,广汽集团又将以怎样的面貌重新出发?

受去年钓鱼岛事件的影响,主要依托日系合资企业的广汽集团业绩大幅下滑,广汽集团2012财年财报显示,集团连同合营企业及联营企业营收约1477.04亿元,同比下降约6.35%;母公司净利润约11.34亿元,同比下降约73.46%.

而在广汽集团的规划中,到2015年产能将达300万辆,其中自主品牌乘用车达30万辆,产能利用率不低于80%,即年销售240万辆汽车以上,销售收入约4000亿元。自主板块嗷嗷待哺,日系品牌为主的合资企业遭遇重创,广汽集团肩上的重担逐渐加剧。面对两年内要将销售收入从1477.04亿元提升到4000亿元,广汽集团不得不寻找新的突破口。

2012年广汽集团 的业绩下滑,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广汽集团在业务上仍然依托于广汽本田、广汽丰田等日系车品牌,受日系车零部件供应、市场接受度等因素影响,抗风险能力不 强。基于此,未来广汽集团发展广汽自主乘用车、广汽菲亚特、广汽三菱、广汽吉奥,保持产品、品牌结构多元化,将是广汽集团未来发展壮大的恒久主题。

而要激发广汽集团新一轮斗志,高层人事大换防便是重整旗鼓的相对直接的措施。在广汽集团的人事新布局中,高层管理团队平均年龄大幅降低,多位少壮派开始执掌门户。

经过三个月的考验期,广汽集团在企业架构和人事布局上的排兵布阵初战告捷。这支集团副总全面让位、少壮派上位、精简机构、集中管理有效加强的集团新军,使广汽集团各大板块市场业绩显著提升。不过,重新出发的广汽集团如何保持持久的增长力,是新大广汽谋局之下的又一命题。

您还可能喜欢的新闻



在线报名

求职登记

移动端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