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就医一卡通快速推进异地就医结算工作

万保人力资源   2014-02-20   浏览量:1026

分享到:

打破地区界限,用信息系统将不同城市的医保部门、定点药店、定点医疗机构紧密相连;改变地方差别,实现药品、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3个目录统一编码……一个个 “突破”的累加,带来的是工作快速开展、相关部门的交口称赞; 保证异地就医人员享受参保地待遇,保证就医地管理办法真正管住异地就医人员的非法就医行为……一项项保障措施的出台,带来的是医保待遇公平、管理更加便捷,以及阻力的有效消减。 近年来,山西省大力推进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结算工作,在三晋大地铺设一张异地就医结算网络的同时,将“突破”与 “保障”有机结合,推动了异地就医工作快速开展,将一个个便捷送到无数参保人员手中。 有压力 更有动力 从太原赶到大同,再从大同返回太原;复印病历、开异地居住证明……回忆3年前为母亲办理报销异地就医费用手续时的情景,太原市民杨改桃对来回折腾记忆犹新: “我前后跑了好多趟,时间耗了两个多月才把手续办完,折腾得你没一点脾气。” 对于杨改桃的折腾经历,每一个异地就医的参保人员都有切身体会。2012年前,和很多省市类似,山西省一直沿用着异地就医参保人员持病历复印件、收费发票等凭证,返回医保关系所在地报销医疗费的做法。如此做法也让医保经办人员感到折腾。 “说实话,我们看到一沓沓的医药费报销单也感到头疼,毕竟审核每一张医疗费用单不是件容易事。”山西省晋城市医保中心工作人员吴鹏涛告诉记者, “不仅如此,每天看着参保患者因为缺这少那地来回跑,我们心里也过意不去,但没办法。” 参保患者的呼唤、医保工作的需要、多方因素的累加,给山西省异地就医结算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压力就是动力。山西省人社厅将压力变为动力,加快了迎难而上的步伐。 有措施 政策先行 在压力与期盼面前,2012年9月,山西省人社厅出台了 《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结算管理暂行办法》。 《办法》规定,开展异地就医结算的地区,必须实行医保市级统筹;计算机信息系统符合国家金保工程标准,并按 《山西省异地就医应用服务接入规范》的要求,升级改造本地区的医保信息系统,接入省级异地就医结算信息系统;定点医疗机构、定点药店与医保经办机构实时联网结算;参保人员使用山西省社会保障卡;药品、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目录使用全省统一编码……翻开 《办法》,一项项惠民措施映入眼帘。在如此便民的背后,是山西省近年来医保工作快速推进夯实的基础,以及该省医保中心对工作实情的准确把握。 “截至目前,我省所有地市都实现医保市级统筹。随着金保工程的推进,我们完善了省内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山西省医保中心主任刘磊告诉记者,不仅如此,他们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一卡通工作,截至2013年年底,他们发行社保卡达2100万张。 现在,山西省异地就医结算工作实现了 《办法》中的一段叙述:异地就医参保患者在住院期间,定点医疗机构每日将当天发生的医疗费用录入医保系统,实时传输到就医地经办机构、参保地经办机构和山西省医保中心。参保患者出院时,定点医疗机构通过医保信息系统结算医疗费用,核定医保基金支付额。基金支付部分由就医地医保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定期结算,其余部分由参保患者自己支付。 “我们之所以有这样的规定,就是把问题解决在后台,方便异地就医参保患者,让他们感觉不到异地就医和本地就医的区别。”山西省医保中心副主任贺晓云介绍说。为了尽快将这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山西省加强了省级异地就医结算信息平台建设。 “我们的理念是,尽可能尊重各市原有医保信息系统,通过统一接口实现系统对接,减少工作阻力。”刘磊说。 有细节 夯实基础 如果说山西省异地就医结算管理办法的出台,为三晋大地编织了一张方便快捷的异地就医结算网,那么一项项细节工作的开展则为异地就医工作夯实了基础: ——为保证医保基金健康运行,山西省人社厅协调财政部门建立了医保周转金制度,由省医保中心按季度与各市结算医保费用。 ——为保证医保数据传输顺畅,山西省人社厅组织医保经办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重新修订了全省统一的3个目录编码。 ——为保证医保信息系统安全有效,他们开展了测试工作,动态解决发现的问题。 ——为调动定点医疗机构、定点药店的积极性,他们规定,就医地医保经办机构审核医疗费用后,要先垫付医保基金并按月结算。 一项项制度得到完善,一个个探索的脚步坚实迈出,带来的不仅是山西省各地市医保异地就医网络结算的贯通,而且是无数参保患者的赞叹:“办理异地就医结算手续确实方便,什么时候到定点医疗机构都能及时结算,感觉跟在太原看病没啥区别。”回忆2013年6月在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就诊经历,太原市参保人员杨建军赞叹道:“异地就医系统真不错,让我们感受到了医保的便捷。”

您还可能喜欢的新闻



在线报名

求职登记

移动端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