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腾挪126亿元援企稳岗

万保人力资源   2014-06-06   浏览量:977

分享到:

导语: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之下如何帮扶困难企业渡过难关?在近期出台的37条促就业政策中提出,要对抗风险能力弱、生产经营出现暂时性困难的企业给予缓缴社保费、培训补贴等多项扶持。下面有请新闻观察员李媛为我们解读就业新政。 李媛:好的,宏伟。政府出招帮助就业,今天我们就来关注一下帮扶困难企业稳定就业岗位的七条政策。这七条政策概括起来大概是可以概括为这几个字:“五缓三补两协商一报备”。 我们先来看看“五缓”。“五缓”就是经过认定的困难企业,今年内可以缓缴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失业、生育5项社会保险费。而且在缓缴期间,参保职工依然可以正常的享受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待遇,并且职工缴费年限连续计算,不受企业缓缴影响。另外缓缴的社会保险费还可以不计征滞纳金。 这“三补”又补在了哪些方面呢?具体来说就是使用失业保险金的企业进行社会保险、岗位和培训三项补贴。按照规定,今年对困难企业的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而且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这两项,同一个企业只能享受其中的一项。如果说困难企业组织职工开展在岗培训的,补贴标准参照就业专项资金对个人参加职业培训补贴标准的50%确定,对企业补贴总额度不超过企业培训费用总额度的50%。 接下来我们再来关注一下“两协商”。“两协商”一方面是要集体协商,力争不裁员、不降低一线职工收入,通过灵活用工弹性工时、弹性工资、组织培训等措施来稳定就业岗位;另一方面也鼓励职工在约定的时期内到其他缺工领域劳动。约定期满,返回原企业工作,继续履行原来的劳动合同。 最后我们就来看一下“一报备”。如果说企业一次性裁员20人以上,或者说裁减不足20人但是占企业职工总数10%以上的,要提前30天向工会或者是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制订裁减人员方案,而且还要向人社行政部门报备。这样的做法为的就是规范企业裁员行为、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扶持创业、就业离不开财政的支持,省本级财政在去年压缩10%的情况下,今年将再压缩,再挤出10%左右的一般公用支出用来保障就业投入,这其中仅帮扶困难企业稳定就业岗位这一项就可以为企业减轻负担超过126亿元。

您还可能喜欢的新闻



在线报名

求职登记

移动端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