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张手撑起一片天

万保人力资源   2014-02-10   浏览量:949

分享到:

近年来,山西省晋城市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农民工工资无拖欠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并将工作列入督查范围,纳进政府工作目标考核范畴;人社等部门各司其职,在形成强大合力的同时,也迅速完成从被动管理到主动监察的转型;企业成立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认真宣传相关政策法规,积极处理争议案件,在内部构筑起防范工资拖欠的第一道防火墙。 晋城市在山西省率先提出创建农民工工资无拖欠城市目标,通过全社会总动员、各方力量共参与的办法,建立起了事前预警、事中监管、事后处置的工作机制,在助推工作快速开展的同时,也将一份温暖送到万千农民工手中。 一个彰显魄力的创新之举 “以维护职工劳动权益为目标,以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为重点,调动各方力量,采取各种形式,加快建立了预防和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长效机制,创建农民工工资无拖欠城市……” 2013年初,一份文件名为《晋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创建农民工工资无拖欠城市的实施意见》,被分发到晋城市各区县政府及市政府各局委负责人的案头,并在无声中拉开了该市创建农民工工资无拖欠城市的序幕。 “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不仅侵害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还会给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这一问题作为当前和今后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政治任务,发动各方面力量,切实抓紧抓实。”对于提出创建农民工工资无拖欠城市的原因,晋城市人社局局长贾二庆如是解释。 为将创建目标落至实处,晋城市决定从2013年起,将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纳入对各县、区政府,市直部门的年度目标考核体系。“我们规定,凡因工作不力造成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要追究有关部门和单位领导的责任,一律不得评优评先。”晋城市人社局副局长乔珠瑞介绍。 在此基础上,晋城市建立了人社部门牵头,住建和公安等部门参与的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同时对各区县监察、信访等相关单位职责进一步细化。 一次不打折扣的坚定落实 伴随农民工工资无拖欠城市目标的提出以及多部门联动机制形成,效果立即产生。 2013年初,为讨要被拖欠的工资,晋城市阳城县百余名农民工强行挟持项目经理。接到报告,阳城县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人社部门负责与农民工代表核实工资;信访部门负责开展思想工作;公安部门负责疏通交通、维持秩序、解救项目经理;电力部门负责协调组织项目部和施工方结算工程量……当天事情顺利解决。 在从“下游”将问题及时解决的同时,对于“上游”和“中游”的工作着力点,晋城市同样紧抓不懈。 “我们规定,凡在住建部门招投标的建设单位,必须按工程总造价的2%至3%缴纳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后,才能获得开工许可证。”晋城市人社局劳动监察科科长李建友说,“此外,我们还在建筑企业全面推行农民工实名制管理。规定施工项目部应在农民工进入企业时录入信息,签订劳动合同,并定期汇总,动态更新。” 在创建农民工工资无拖欠城市的道路上,晋城市留下的探索脚印很多很多。 为使农民工尽快找到维权渠道,该市要求施工企业必须在工地树立醒目公告牌和承诺牌,公开公示建设单位名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电话及地址; 为增强特殊时期的监控力度,该市在元旦、春节等时节,频繁检查使用农民工较多的中小企业,切实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为将社会影响降至最小,晋城市为涉及人数较多、资金较大的案件开辟“绿色通道”,努力做到快立、快查、快处。 一串凝聚心力的傲人数字 在快速推进市级层面工作的同时,晋城市各区县政府部门和企业也根据实际情况,开展颇具创新性的工作。 2013年5月,1块书写着“阳城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安室”字样的门牌被钉在该县人社局一间办公室的墙上,同时出现在办公室的,还有两名身着制服的警察。 成立该机构不仅保证了人社局在查处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时,公安部门全程介入,还使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相得益彰。 “公安室成立后,我们已经联合处置了5起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阳城县人社局副局长张峰介绍,“每次出现场,公安局的同志往那一站,效果就是不一样!” 类似的创新出现在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2年初,该公司成立了山西省第一家在企业内部设立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站。 “截至目前,我们已经受理投诉案件165件,追发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劳动者工资402万元,创造了零上访的成绩。”工作站站长丁鹏言语中满是自豪。 “规定动作”的落实,“自选动作”的完成,带来的是一串傲人数字。截至2013年底,该市劳动监察部门接到的工资拖欠案件中涉及农民工人数同比下降22.7%,投诉案件处置率达到100%,全年没有发生一起因欠薪到省城上访的案件。 与一个个数字同时出现的,还有来自农民工的真心称赞。“太感谢了,有了这些钱,这年我就过得踏实了。”面对晋城市城区人社局局长晋晓马,顺利讨要到17500元工资的农民工李来全禁不住地夸赞。

您还可能喜欢的新闻



在线报名

求职登记

移动端报名